第(2/3)页 若是在这次伐天之战的进程之中,能够掌握【死亡符文】,秦霄也会有更多的底牌。 沉浸在符文规则的世界里,秦霄对时间流逝的感觉愈发淡薄。 对于强大的超凡者来说,时间的概念,与普通人截然不同。 或许是因为晋升太快的缘故,秦霄对这句话的感触并不深。 但,某一天醒来,秦霄才骤然惊觉,原来已经三个月过去了。 第二批【血镰军】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加入战场,成为战场的中坚主力。 随着新的生力军加入,天庭一方似乎无力挽回局势。 几场大战之后,天庭撤出这片被当地土著称为“常真国”的区域。 说是“国”,实际上只有十七座城池罢了。 即便是放在春秋时期,也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国,排在底层的那种。 当然,这里只是按照城池数量来算。 实际上常真国的领土并不小,绝大多数人口都只能居住在城外的村庄,没有入城的资格。 秦霄打开军功列表,天功的余额已经积累到三千四百多万,足够兑换出【远古号角】。 迟疑了一阵,秦霄没有立即兑换,而是招来岳飞,询问这段时间的详细战况。 尤其是己方伤亡这一块。 这几个月的大战,天庭固然损失不小,但秦军的伤亡也很惨重。 前前后后加起来,光是阵亡的士兵,就达到了五十多万。 重伤残疾的也有三四十万。 要不是前后投入两批共计六十万【血镰军】,恐怕都坚持不到天庭退兵的这一天。 如今,还保留着完好战力的,只剩下四十多万。 另外还有大约二十万左右的轻伤员,在伤愈之后可以归队。 这些人大多是【秦之锐士】和【魏武卒】。 伤亡最惨重的,依然是白起的【血镰军】。 谁让【血镰军】的练兵成本最低呢,最艰难的攻坚任务,自然是能让【血镰军】上,就不会派其它兵种出战。 最后一个多月的大战,基本上每一次都是【血镰军】承担了最惨烈的攻坚任务,然后由其它军团完成收割。 但即便如此,【秦之锐士】、【魏武卒】,以及【赵国胡骑】加起来,也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之数。 秦霄计算了一下人口额度,心里知道,新一轮的爆兵又该开始了。 不过在那之前,需要先尽快占领常真国的领土,种植庄稼、探寻矿脉,并在外围修筑防御工事。 还有那些被天庭“遗弃”的原住民。 人类、鬼族、妖族,还有巫族。 没有神裔,尽管有些讽刺,却在意料之中。 这些被遗弃的原住民数量并不算特别多,以人类和鬼族为主,成年人口大约在三四百万左右,另外还有总计两百万出头的老人和孩子。 关于如何处置这些原住民,还出现了一些争论。 白起的意见最为简单粗暴,就一个字,杀。 这些人受到天庭的影响太深,哪怕其中有将近四成的人类,但从他们的认知、心理、文化上来讲,也和人界的人类没有任何关系了。 更不要说还有六成都是和人类没有任何关系的异族。 所谓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 杀一个血流成河,反而是最干脆利落的做法。 不过,坚持认为应该将这些人全部杀个干干净净的,也只有白起一人而已。 大部分人,还是做不出这种血腥至极的决策的。 有人认为应该以怀柔政策,将之收为己用。 天庭的能量密度很高,生活在这里的人哪怕不修炼,一代代“进化”下来,身体素质也要比人界的人类要强很多。 所有平民,只要是成年人,稍微训练一番,至少是四五阶的合格士兵。 若是精挑细选,以六阶的标准,选出几十万人并不困难。 岳飞就认为,应该从这些人中抽调合格的兵丁,编练成军。 哪怕六阶的军队,在大秦和天庭的交锋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,但凑凑人数也是好的。 一些不重要的边缘战场,完全可以让这些“异族”军队去接管。 秦霄又用【短程通讯装置】联络了秦始皇。 后者的想法虽然不如白起那么暴力,但却也认为,应该将这些天界原住民全部贬为奴隶。 无论是充军也好,送去做开矿的主力也好。 只要派遣少量军队看管,就能凭空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,何乐而不为呢? 当然,既然是奴隶,那自然是每天工作十个时辰,只能喝两碗稀粥,若是完不成任务,连稀粥都没得喝。 若是累死饿死,便算是他们命不好,该死。 “奴隶……” 秦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。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抓捕奴隶了。 最后一次抓捕奴隶,还是在第一次进入大秦副本的时候。 后来,因为人口额度提升的太快,几万几十万的奴隶,这点劳动力已经不缺了。 除了在战场上投降的俘虏,依旧会按照“惯例”送去挖矿之外,秦霄已经连续几个副本世界都没有主动去抓捕奴隶了。 不过,不得不说,收编为奴隶,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身强体壮,能够达到六阶标准的,直接编为奴隶军。 其余的人口也能充当劳动力。 无论是种地还是挖矿,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活计。 至于奴隶是否会反抗、逃跑之类的问题,也并不难解决。 神秘基地的洗脑功能,再加上少量军队的看管,就可以将出现麻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。 关于这个决策,反对的声音并不多,也不强烈。 于是很顺利地执行下去。 一次性给数百万人洗脑稍微有些麻烦,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搞定。 不过花费的人口额度,也就相当于半天的量,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。 “常真国”里的各类矿脉有不少,尽管产量不算大,但也算是一个好消息。 前线大军只要没有太大的消耗,一些装备损耗都可以就地解决,不再依赖于大秦世界的补给,对后勤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缓解。 倒是粮食,短时间内依然还得依赖大秦世界那边的补充。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的麻烦,秦霄在大秦世界那边留了大量会制作兵粮丸的工匠,将食物制作成兵粮丸再送到天界来,运输的负担大大减轻。 几千人的运输队,运送兵粮丸,就能满足上百万大军的消耗。 攻占常真国之后,秦霄和秦始皇商议了一番,没有立即展开下一轮的扩张,而是准备先消化掉这块地盘,并借助秦霄的神秘基地,将兵力恢复到一定规模之后,再和天庭开战。 秦霄不知道的是,因为自己几次从大秦世界“增兵支援”,天庭一方已经调高了大秦的威胁等级,短时间内接连通过了第二、第三次扩军计划。 虽然后两次的规模要比第一次小很多,但对新军的质量要求却极高,直接对标常备军“四部天兵”。 天庭并不知道,大秦世界“增援”过来的两批【血镰军】,都是在这短时间内新练出来的。 他们还以为这是大秦数百年积累的“底蕴”。 这看上去源源不绝的增兵,似乎有些吓到天庭了。 让他们不得不启动一轮又一轮的扩军计划,以应对大秦的威胁。 而在战略方面,天庭的基调依旧是防御、拖延为主,等待新军练成。 与此同时,天庭也开始全面搜刮各种珍稀宝物,做好了准备,在“事不可为”的情况下,强行唤醒那些在八百年前的大战中就重伤沉睡的存在。 尽管,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伤势更重,甚至永远失去恢复的可能。 但若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,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了。 再坏的后果,那也是以后的事。 眼下,自然还是先活下去最为重要。 不过,天庭的种种布置,都需要时间。 或许是巧合,又或者是其它。 总之,大秦和天庭,两方不约而同地决定将开战的时间延后,专注于积蓄实力,迎接下一轮大战的爆发。 而偏偏,双方对此都一无所知。 仅仅只是隐约从对方的动作上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氛。 这种气氛的名字,叫做“风雨欲来”。 …… 新边城,秦始皇和徐福已经转移到了这里。 除了领兵在外驻守的将领之外,大秦一方,以及秦霄这边的高层,基本上都长期停留在新边城内。 城外,是一望无边的农田。 天庭的主食和大秦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,同样是小麦。 只是,在天庭的特殊环境之下,这里的小麦发生了某种变异,或者说“进化”。 不但产量更高,而且富含超凡者所需的特殊能量。 若是长期食用,对超凡者的修炼能起到很好的帮助。 甚至能极小幅度地提升普通人进阶为超凡的概率。 也就是让没有【超凡种子】的普通人,获得这样的特性。 当然,这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,每几万人当中,才会有这么一个幸运儿出现。 这还是在长年累月食用“灵麦”的前提下。 这里的“长年累月”,至少是十年起步。 但效果再差的超凡食物,也不是普通食物能够比拟的。 至少,喂饱一个超凡者所需要的食物数量会减少许多。 一名七阶士兵,若是吃普通的食物,每天至少需要吃掉七八斤面条才能吃饱。而换成灵麦磨成的面粉,只需要一两斤就够了,差不多五倍的差距。 也就意味着在相差无几的产量之下,灵麦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。 常真国的城池虽少,但土地却很多。 大量的村庄零星地散落在广袤的领土上,所有的耕地全部利用起来,足以养活上千万人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