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进入副本一个多月,秦霄积累的人口额度已经不少。 召唤几万名满足【秦之锐士】要求的领民肯定是不够的,但几千人却是没有任何问题。 秦霄考虑了一番,召唤出三千人,每人分配一枚魔力水晶,命其修炼《秦风》,为转职成【秦之锐士】打好基础。 这些人,秦霄也交给了最擅长练兵的高顺、麹义去负责“调教”。 先花费一些时间,观察一下修炼《秦风》对魔力水晶的消耗如何,再决定后续的练兵方案。 当然,不管消耗大不大,秦霄肯定要在这次副本当中,多转职一批【秦之锐士】。 一方面是为了应对难度突然提升的副本世界。 另一方面,也是为之后的城池升级任务做准备。 为了尽可能收集【秦之锐士】所需要的装备资源,秦霄顾不上攻打韩国新郑,足足和商鞅等人讨论了几天几夜,才将“资源开发”计划定了下来。 恰好在此时,樗里疾返回,带来了新的提议。 “你说,司马错和楼缓不愿意离秦?” 秦霄似笑非笑地看着樗里疾,反问道:“是他们不愿意,还是秦王稷不愿意?” 在说到“秦王稷”三个字的时候,秦霄略微加重了语气,带着一丝讥讽。 就从樗里疾这么快就回来这个速度上,秦霄就知道,他压根没有联系过司马错。 至于楼缓,恐怕也没有认真劝说过什么。 所谓的两人不愿离秦,只是借口罢了。 “少良造息怒!” 樗里疾拱手,连声道:“我王提议,既然司马错和楼缓不愿离秦,就用普通官吏来顶数。两个人,每人换一百普通官吏,包括新老士族子弟,只要在六品以下,任由少良造挑选!少良造意下如何?” (注:战国时期还没有N品官这个概念,这样写是为了方便理解,不要挑刺哈。) “……” 秦霄沉默。 这个提议,倒是让秦霄略微有些心动。 一开始,秦霄提出索要白起、司马错、楼缓三人的时候,就知道秦昭襄王答应的可能性不大。 楼缓,可是秦国朝堂上相当有分量的一个角色。 他现在是秦国上卿,并无实际的权职,但在秦国朝堂上的地位仅次于樗里疾和甘茂。 如果不是秦霄参与河西大战造成的蝴蝶效应,导致樗里疾多活了一些年头,甘茂也没有弃秦奔齐,那么楼缓在投靠秦昭襄王之后,就会成为秦国的丞相,一直到后来被范雎取代。 司马错在秦国朝堂的地位甚至还要在楼缓之上。 他的军功虽然并不显赫,但他的战略眼光,却是让秦国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。 秦惠文王时期,司马错、公孙衍两人,可是仅有的,可以和纵横名家张仪媲美的贤才。 而且和公孙衍、张仪这两个“外人”相比,司马错是根正苗红的老秦人,更受秦国信任。 只要秦昭襄王的脑子没有坏掉,就不可能放司马错离开。 对方拒绝放人,这本来就在秦霄的意料之中。 提出这个条件,只是漫天要价,方便对方就地还钱罢了。 秦昭襄王果然“理解”了秦霄的意思,当即还价。 从名单中去掉司马错、楼缓两人,多给秦霄两百名普通官吏,这个价码,恰好卡在了秦霄的底线之上。 加上原本要求的三百人,一共五百名低级英雄,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秦霄手下的人才缺口了。 五百低级英雄,若是文官,可以让秦霄在主世界的领土扩张至少上百座城池。 若是武将,也能让秦霄麾下的军团实力有一个小的提升。 无论哪一种,对秦霄的用处都非常大。 秦霄正想答应下来,看到樗里疾有些焦急的神色,心里一动,改口道:“一共五百人……这个诚意不足。再加一万套【秦之锐士】的装备。若是秦王稷舍不得钱财,那就拿司马错和楼缓来换。” 秦霄忽然改口加价,是因为【秦之锐士】正好需要打造一批装备。 紫色品质的装备,哪怕只是最差的制式装备,耗费也是很大的。 若是能让秦国“报销”一部分,那自然是最好不过。 以后,秦霄肯定是要慢慢替换成自己生产的制式装备。 不过现在,为了省钱,可以用秦国的装备先过渡一段时间。 一万套【秦之锐士】的装备,哪怕是最廉价的“剑盾轻步兵”,一套装备的成本也要超过八百两银子。 而其中耗费的人力、时间成本,更是难以量化。 趁着眼下这个机会,勒索一番,倒也能省下大量的资源和时间。 若是和秦国的关系缓和下来,以后再想勒索,可就不好开口了。 听了秦霄的要求,樗里疾沉默,心中飞快地盘算着。 作为秦国的右丞相,樗里疾对秦国的经济情况非常的清楚。 一万套【秦之锐士】的装备 这个数字非常的微妙。 不至于让秦国伤筋动骨,但要拿出来,也会非常的肉痛。 樗里疾忍不住怀疑,秦国内部是否有“内鬼”。 要不然,对方索取的条件,为何能够这么准确地卡在秦国的底线上? “少良造……” 樗里疾想要再争取一番,不说让秦霄取消掉这个附加条件,至少将价格再往下压一压。 “不必多谈,我的条件不会改变。” 秦霄看着樗里疾的眼睛,身体微微前倾,用极具压迫力的口吻说道:“再强调一次,这是我的最终条件。若是秦王稷不肯答应,我不会再和你们谈下一次。” “……” 樗里疾被秦霄盯着,浑身直冒冷汗,连忙道:“老夫知道了,老夫这便禀报大王,想来应当不成问题。若是不出意外,一月之内,老夫会带秦国官吏名册前来……” “如果我要的东西凑不齐,那你就不必来了。” 秦霄打断了樗里疾的话,喊来卫兵,高声道:“送客!” 樗里疾被卫兵“送”走。 营帐内又安静了下来。 过了几分钟,一个瘦弱的身影从营帐后走出,却是郭嘉。 “很少见陛下如此咄咄逼人呢。” 郭嘉笑道:“若非知晓陛下性情温和,恐怕我也会被陛下这副模样给吓到。” “就是要吓吓他们,不然,嬴稷那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哪里会乖乖听话?” 秦霄并未否认。 两人之间很熟悉,郭嘉很了解秦霄的性格,自然不难看出秦霄刚才的强势只是一种伪装的手段。 不过,身居高位的时间久了,秦霄身上自然而然就带有一股强大的气场。 一旦以强势的姿态去压迫别人时,对方若非有着同样地位或者心胸之人,往往就很难承受秦霄的“气势”。 不过,“气势”这东西虚无缥缈,吓唬吓唬人还行,但也就仅此而已了。 最多只能给人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压力,而无法产生什么直接的后果。 连“精神攻击”都算不上。 秦霄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谈,随口带过,看向郭嘉,问道:“你觉得嬴稷有几分可能答应我们的要求?” “若是秦国财力没有太大的负担……” 郭嘉想了想,开口道:“臣有十成把握,秦王稷会服软。” 不等秦霄追问,郭嘉主动解释道:“从历史记载来看,秦王稷性格欺软怕硬。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,一旦敌人强势,他就会退让。例如完璧归赵,例如赵王弹瑟、秦王击缶……” 郭嘉所说的这两个典故,都是历史课本里的“必考”内容,秦霄都很清楚。 从这两个典故之中,确实可以看出来,秦昭襄王嬴稷有些欺软怕硬的性格。 当然,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事情上,嬴稷会因为敌人的强势而服软。 但若是大是大非的问题,秦国六世百余年,从未有过妥协。 秦霄提出的索要【秦之锐士】铠甲装备的条件,并不涉及大是大非。 连练兵法都给了,难道还差这点装备不成? 这也是秦霄有底气“坐地起价”的原因。 不过,这毕竟没有提前和手下商议过,虽然提出条件的时候秦霄气势十足,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发虚的。 见郭嘉也认同自己的做法,秦霄才放下心来。 “不说秦国了。” 秦霄摆了摆手,说道:“咱们到新郑这里也快一个月了,是时候彻底解决韩、魏两国的麻烦。” “陛下终于下定决心了吗?” 郭嘉脸色一喜。 大军驻扎在新郑城外,不是因为攻城的难度大,没把握打赢。 而是因为秦霄一直没有想好,是否要灭掉韩国、魏国。 无论是否灭国,都是有利有弊,但利弊之间如何取舍,让秦霄很难下定决心。 拖了这么长时间,秦霄手下的将领、谋士虽然并没有发出什么抱怨,但要说一点都不着急,那也不可能。 毕竟韩国和魏国在伊阙之战元气大伤之后,根本算不上什么有实力的敌人。 在两个弱小的对手面前还这么磨磨蹭蹭,对士气的影响多少是有一些的。 “我有个想法,你帮我参谋参谋。” 秦霄想了一下,开口道:“我们不灭掉韩、魏,而是直接收取‘保护费’,同时令他们强制遣散军队,如何?” 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” 郭嘉略一思索,就明白了秦霄的想法:“我们表面上不插手韩、魏政务,但通过军事影响,他们的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要陛下点头才能通过。如此一来,既能省去麻烦,又能得到好处……” “不错。” 秦霄点头。 这个“灵感”,其实还是来源于蓝星上,灯塔国在瀛洲、高丽等国驻军。 通过驻军,影响这些国家的政|治立场,将其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。 同时,高昂的军费也由这些国家来承担。 最重要的是,一旦有必要的时候,凭借着控制了整个国家的驻军,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,以非常低的代价将之灭国。 其实,以这个副本世界内现在的形势,秦霄完全可以“绑架”韩、魏两国。 好处自己得了,黑锅丢给韩、魏两国去背。 在渗透两国的过程中,属于两国的人才,也会比较容易被秦霄挖墙角。 若是有需要的话,为了任务,秦霄还可以在副本即将结束的时候以非常低的代价灭掉两国。 比起简单粗暴的灭国来说,这样做,其实收益反而更加可控。 郭嘉向秦霄问了几个问题,又分析了许久,终于点点头,说道:“陛下此计甚妙!不过,还需先将韩、魏朝堂上下打怕了,才方便行事。” “确实如此。” 秦霄点点头,继续和郭嘉商议了一番,将计划补充完整。 当天夜里,秦霄便命人向新郑城内送去一封书信。 不等韩王回复,第二天天一亮,大军便开始攻城。 在伊阙之战之后,韩国兵力大损,困守新郑的兵力不过区区几万。 后方征调的新兵距离初步训练完成,能上战场,还有很遥远的距离。 秦霄甚至没有动用全部的兵力,仅仅只派遣了十二万大军攻城,便给新郑城的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。 第(2/3)页